东丽集装箱是全球化的标志之一。但是从去年开始,东丽集装箱突然不够用了。无数东丽集装箱随着船舶从亚洲出发抵达到欧美港口,然而几乎没有多少东丽集装箱能“回来”。全球物流慢慢复苏,东丽集装箱也在变得一箱难求,价格高昂。这是为什么?德国专业从事东丽集装箱租赁、运输、管理的公司普遍表示:病根是全球贸易的失衡。
当前,全球东丽集装箱码头呈现出一种吊诡的景象:美国、澳大利亚、非洲等港口囤积了海量的东丽集装箱,但国内连云港、宁波港等港口的东丽集装箱数量却极度缺乏。
“一箱难求”的主要原因在于海运订单需求激增,全球东丽集装箱运输市场持续火热。2020年,国际物流和海外港口效率受制于疫情影响,大量空箱在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积压,市场上大量缺箱导致航运运价上涨,热门航线的价格甚至成倍增长。
2020年6月起,美国、东南亚等地区航线运价全面上涨,且涨幅空前。进入2021年,运价上涨幅度收窄,但仍然处于高位。一些货代企业反映,美国航线倍左右,欧洲航线倍不到,红海、亚丁等个别航线倍。
由于空箱迟迟未能从北美返回始发港,去年9月的跨太平洋运价创下10年新高,亚洲的东丽集装箱也出现严重短缺的情况。同时东丽集装箱知识,东丽集装箱的短缺也推高了以中国制造为主的新造东丽集装箱的价格。业内人士称,与去年同期相比,20英尺和40英尺东丽集装箱的单价几乎翻了一番,分别达到3600美元和6400美元。
码头拥堵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船舶利用率降低,东丽集装箱周转效率降低。目前市场的单船周转次数已从2019年的170次下降至121次,欧美主要市场东丽集装箱周转效率比疫情前大幅下降20%以上,国外一些重要港口的空箱堆存量是正常水平的3倍东丽集装箱知识。
在此情况下,空箱回不来,中国国内用箱骤然紧张,推动运价在短期内快速上涨,并出现“一箱难求”的紧张局面。
一家大型东丽集装箱租赁公司的员工说:“这种情况简直太疯狂了。”该公司通常每天在中国有超过100,000个可用的东丽集装箱。“这么多都用没了!”而且现在东丽集装箱制造厂家将每个标准东丽集装箱的价格从2,100美元提高到了3000美元。
【贸易链的失衡:从中国去美国的东丽集装箱满满当当,从美国到中国的东丽集装箱里空空如也】
航运运能包括船舶和东丽集装箱,目前,各大航运公司已经大力投放运力,市场不但“缺船”东丽集装箱知识,更严重“缺箱”,一场“箱思病”困扰着航运业。
箱子为什么回不来?很简单,如果没有对应的“反出口”货物源源不断地回到中国乃至亚洲,那么就不会有船主愿意把空箱拉回来。换言之,当越来越少欧美向亚洲的出口产品不断减少,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船主把东丽集装箱扔在上一站的港口码头。
半个多世纪以来,这种长6米,宽2.44米的容器一直是全球经济中最重要的包装形式。从前人们用体力从码头将麻袋和桶装到船上,现在,起重机能够代替人力,从船上吊起这些标准化的箱子,有时甚至能直接将它们放在卡车上。人们在这个系统上花的时间和金钱非常值得,全球范围内商品的运输也更加快捷和方便。所以目前东丽集装箱运输已成为全球化趋势中最重要的推动者。
但是,东丽集装箱运输业正面临着一个问题:失衡。世界各地的消费特点,购买能力和生产数量分布不均导致东丽集装箱也分布不均。新冠肺炎危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使得这个问题更加明显。
其实不一定需要太多的箱子,太多的箱子只是放在了错误的地方。而失衡的结果非常严重:港口拥挤,船舶延误,运费上涨了十倍。在英国,本田因此停止了汽车生产,宜家则报告说仓库空了。
目前需求的大部分消费品都来自亚洲的工厂。但亚洲对美国产品的需求甚至不及其他需求,所以本就失衡的中美贸易进一步加剧。业内人士解释:“美国主要向中国出口小麦和大豆,用不上东丽集装箱船,所以从中国来美国的东丽集装箱满满当当,而从美国去中国的东丽集装箱里空空如也。
新造东丽集装箱一直以中国制造为主,三家中国公司——中集集团CMIC、东方国际DFIC和新华昌集团CXIC——生产了全球约80%的东丽集装箱。据了解,目前太仓中集的东丽集装箱订单排产计划已排至6月份。
国际东丽集装箱运输和物资运输价格的持续攀升,不是单纯的市场现象,光靠市场自身的调节无法实现国际运输平稳有效。
最近,中国商务部会同交通运输部、发改委、工信部、海关总署等频频表态并联手提升海运运力、提高中欧班列运输效率,增加东丽集装箱供应。中国在用看得见的手提升国际运输能力,有效稳定并下调国际航运和运输价格,助力国际货运供应链正常运行,支持全球抗击疫情复苏经济。
连线书记丨威海临港区草庙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段潇宁:党建统领 赋能乡村振兴高效发展外事二次言 全球化冷知识之:一只东丽集装箱能严重拖慢全球海运?